渔村影话|城市边的渔村——三联渔村(二)
大家还记得在【渔村影话】城市边的渔村——三联渔村(一)(点击阅读)中提到的“流水”吗?这次我们在渔船归来、渔获上岸时走访三联村,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“流水”和渔港繁忙景象的描绘。
渔民出海捕鱼主要依靠“流水”,流水可以根据以往捕鱼经验推测,也可以从“流水簿”中推理得到。渔民口中的流水簿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潮汐表。
流水簿(2019第3册)
(图片来源:网络)
海洋出版社每年都会发布我国沿岸和世界大洋的潮汐表。全书共有6册,其中第3册记载了海南周边15个潮汐预报站的全年潮汐变化。三联村的捕捞作业主要依据海口秀英预报站附近的潮汐变化,该站点基本能反映琼州海峡东部一带的潮汐变化,这一带也是三联村渔民主要的作业区域。
海南周边的潮汐预报站分布
(图片来源:《2019潮汐表 第3册》)
除了流水簿,现在也有很多手机APP可查询潮汐变化,例如全球潮汐、港口潮汐表等。
根据定置网作业方式和潮汐变化规律,三联村渔民形成了自己的作业习惯,通常以十天为一个流水,这是渔民出海捕捞的重要时间。
渔民捕捞归来
流水期间,三联村渔民会去到琼州海峡一带放置网具。定置网绑在两根长达十几米的铁柱之上,铁柱一头绑住沙袋沉入海底,另一头绑上泡沫浮球,使之悬于海中。当潮汐运动开始的时候,水流会自动迫使网具张开,鱼类也会随着潮水流动游入网中。
定置网的前端大,后端小。网眼也由大变小,鱼游到最后则会被困于网中无法行动,只能乖乖待擒。渔民会掐好时间,在每一天潮汐逐渐变弱时出海收鱼。根据潮汐运动规则,每天收网的时间会向后推迟一个小时左右。
定置张网捕鱼示意图
(图片来源:《海南海洋渔具渔法》)
流水过后三联村渔民会把海里的网具回收修补,大约休息5天左右,便会再次放网捕鱼。
正月里出海归来的渔民放鞭炮以庆祝丰收
在三联村,男人出海捕捞,女人则在岸上负责渔获的分拣和销售。在渔船上经济价值高的种类会先挑选出来,比如规格比较大的墨鱼、螃蟹等,其他渔获则会放到塑料筐内运回岸上。
女人们对渔获进行分拣
渔船回港后女主人会接过简单分类的渔获再次进行分拣,这时等候在旁的鱼贩也会上前帮忙。女人们或用双手快速挑拣,或拿着小铁耙在成堆的鱼虾中选择目标种类。挑选出来的鱼类,会被再次清洗归类,之后才进行销售。
清洗渔获
鱼贩大多为三联村的妇女,她们会提前与船主联系好,以获得渔船回港的时间和渔获的大概情况,在淡季一般三两个鱼贩上就能分销完一船渔获。鱼贩之间相互熟悉,不会出现为了争抢渔获而吵起来的情况。
正在分拣渔获物的鱼贩
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很发达,而鱼贩与船主还是习惯采用现金支付,我们习以为常的手机支付则很少在这个码头上出现。结算过后,鱼贩会将盛放渔获的竹编层层垒好,放到经简单改造的电动车上再送往周边的海鲜市场进行销售。
盛放渔获的竹编和电动车
鱼贩挑好之后,剩下的就是一些野杂鱼了。村子里会有人专门收集这些杂鱼,送往加工厂加工成鱼粉——即一种高蛋白的饲料。这些人常常被村里人称为“收鱼的”,而鱼贩则认为她们自己是“买鱼的”,一字之差,体现了渔获分拣的不同职能。
正在收集捕捞杂鱼的工人
近几年,前往渔村购买海鲜的周边居民及游客也越来越多。为了这一口鲜味,很多人会早早在码头等候,有些主妇还会带着小朋友在码头观看渔获上岸的情况。
围观渔获上岸的周边居民
而三联村的村民想要吃海鲜就很方便了。因为相互之间认识,村民购买海鲜就不必像周边居民那样“斤斤计较”,拿个袋子,给个三五十块钱,回家就能烹饪一锅鲜美的海鲜了。有时村里老人过来码头,渔民也会送一点海鲜给老人尝尝,有些老人会觉得不好意思,也会留下来帮渔民分拣渔获物。
前来购买海鲜的村民
三联村有三个小的冰块储存点,平时都关着门。渔船出海收鱼时,船主会联系工人购买冰块,这时候就能看到工人抬出机器碎冰的场面。鱼贩有时候也会在储冰点购买一些碎冰用来保鲜,要是碰上工人们正在碎冰,前来购买海鲜的村民也会过去讨取一些碎冰块。
用碎冰保鲜的渔获
尽管毗邻城市,三联村村民的生活还保持着传统的节奏。对渔民来说,靠近城市最大的便利在于捕捞的渔获并不愁卖,每次出海归来都会有鱼贩在岸上等候,偶尔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周边居民。在不出海的时候,修补完自家的渔网便约上三两朋友一起喝茶打麻将,虽然捕鱼是辛苦了一些,但这样的生活对渔民来说,也算富足和安详。
你可能还想看:
我们需要优秀的小伙伴,详情点我
—— END ——
本文为智渔原创,欢迎转载
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
文中未标注来源的照片均由陈明智拍摄
编 辑 | 丰圣伟
排 版 | 杜 鹂
感谢SEE基金会、劲草同行计划
爱佑慈善基金会对智渔提供支持